详细内容
在舞台上看到的音响系统看似简单,实则由10种音响设备组成,所以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不仅仅是表演者,还有幕后支持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舞台音响系统的技术人员。
AV设备是展览或会议中音频与视频设备的统称,由音源、控制设备、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音响组成。该概念起源于1906年真空三极管的发明,经1927年负反馈技术、电子管放大器等阶段发展,至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广泛应用后形成完整体系。
10、追光灯:是舞台灯光的灯具,特点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可呈现清晰光斑,通过调节焦距,又可改变光斑虚实。有活动光栏,可以方便的改换色彩,灯体可以自由运转等。市场品种较多,标注指标方式也不一样,以功率为标准的如:1KW卤钨光源、1KW镝光源、1KW金属卤化物光源、2KW金属卤化物光源等,也有以距离为标准的追光灯(在特定距离下的光强、照度),如8-10m追光灯、15-30m追光灯、30-50m追光灯、50-80m追光灯等,并且在功能上区分为:机械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均为手动完成;另一种为电脑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调整色温均通过推拉电器而自动完成,所以在选用时一定要对各种指标认真选用。
数字音响的主要特点
1、信噪比高
数字音响记录形式是二进制码, 重放时只需判断“0”或“1”。因此, 记录媒介的噪声对重放信号的信噪比几乎没有影响。而模拟音响记录形式是连续的声音信号,在录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磁带噪声的影响,要叠加在声音信号上而使音质变差,尽管在模拟音响中采取了降噪措施,但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
2、失真度低
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
3、重复性好
数字音响设备经多次复印和重放, 声音质量不会劣化。传统的模拟盒式磁带录音, 每复录一次,磁带所录的噪声都要增加,致使每次复录要降低信噪比约3 dB,子带不如母带, 孙带不如子带, 音质逐次劣化。
4、抖晃率小
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作用, 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必要求像模拟记录中那样的精密机械系统。
5、适应性强
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 各种处理都可作为数值运算来进行, 并可不改变硬件, 仅用软件操作, 便于微机控制, 故适应性强。
6、便于集成
由于数字化, 因而便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并使整机调试方便, 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便于大批量生产, 可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