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AV设备是展览或会议中音频与视频设备的统称,由音源、控制设备、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音响组成。该概念起源于1906年真空三极管的发明,经1927年负反馈技术、电子管放大器等阶段发展,至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广泛应用后形成完整体系。
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应该、系统的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严谨地遵循造型规律,运用好造型手段。
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数字音响的主要特点
1、信噪比高
数字音响记录形式是二进制码, 重放时只需判断“0”或“1”。因此, 记录媒介的噪声对重放信号的信噪比几乎没有影响。而模拟音响记录形式是连续的声音信号,在录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磁带噪声的影响,要叠加在声音信号上而使音质变差,尽管在模拟音响中采取了降噪措施,但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
2、失真度低
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
3、重复性好
数字音响设备经多次复印和重放, 声音质量不会劣化。传统的模拟盒式磁带录音, 每复录一次,磁带所录的噪声都要增加,致使每次复录要降低信噪比约3 dB,子带不如母带, 孙带不如子带, 音质逐次劣化。
4、抖晃率小
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作用, 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必要求像模拟记录中那样的精密机械系统。
5、适应性强
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 各种处理都可作为数值运算来进行, 并可不改变硬件, 仅用软件操作, 便于微机控制, 故适应性强。
6、便于集成
由于数字化, 因而便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并使整机调试方便, 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便于大批量生产, 可以降低成本。